top of page

【節慶飲食文化 小知識 客家鹹湯圓與元宵節的由來】





流傳於民間的說法─「三元節」,三元分為「上元、中元、下元」。以前舊時習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「上元」,也就是「天官大帝」的生日;而大家熟知的「中元」,農曆七月十五日,即是「地官大帝」的生日;而「下元」呢?「下元」則是「水官大帝」的生日。三元之中又以「上元」最為熱鬧也最受人們的重視。


「上元」─正月十五「元宵節」,是春節的最後的一天,也是人們為此熱烈慶祝的節日,而從元宵以後,日子就一切恢復往常,所以元宵節也有「小過年」之稱。


上元「吃元宵」源自於宋朝,當時稱為「浮圓子」,明朝之後才改稱「元宵」。古時吃元宵是今年開始的好兆頭,吃元宵象徵家福,故每戶人家都會闔家團聚煮元宵、吃元宵,讓家人團圓幸福,也祈求今年有豐沛的收穫,而元宵與湯圓其實是不一樣的食物喔。


元宵節這天最應景的習俗需有美食相伴,「客家鹹湯圓」就是客家人習俗中每年元宵節必吃的! 客家吃湯圓,象徵著「花好月圓、闔家慶團圓」而客家人稱元宵節為「正月半」,也稱「燈節」。 客家俚諺中有「月半大過年」,說明了客家人過元宵比正月初一(春節)還熱鬧的景象。 這天家家除了吃湯圓(不同於元宵)、吃菜包(又稱「豬籠粄」)、上燈、賞燈、猜燈謎等過節習俗外,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傳統活動——「 𪹚龍」。


華人世界以米為主食,每逢節慶來臨時,華人就會用米做成各種糕點來慶祝,客家人在節慶或重要日子總是聚食鹹湯圓,象徵團圓和美。昔日傳統農業社會的物資不豐,也不像現在有許多店舖可以購買因此食衣住行等等生活需求,多半都得依靠自己,因此客家婦女便練就了一伸好本事,除了會在農閒時期或雨天,以米為發想,蒸面帕粄、刷米篩目、蒸碗仔粄來讓家人換換口味,而歲時年節必備的年糕、勃粄、鹹湯圓等,更是廚房裡的必修學分。


客家鹹湯圓南北有別,北部是以無內餡的小湯圓搭配高湯蔬菜為主,而南部六堆則是以包肉餡的湯圓為特色,湯圓皮薄餡多,粄皮是糯米磨成米漿,將米漿水分榨完後成粄粹,粄粹製作成圓形粄皮。內餡是紅蔥頭、蝦皮、餃肉加碎芹菜煸炒熟後加少許胡椒粉,湯頭多是以大骨或排骨熬成湯後加入些許冬菜提味,並放入茼蒿即是最經典的南部六堆鹹湯圓。


台灣飲食文化中的湯圓較小,無餡料,做法是捏搓糯米糰成小球,有些染成紅色;以紅糖水熬煮成甜湯圓,或加入蔬菜、肉類等材料做成鹹湯圓。閩南人吃湯圓以甜為尚,近年婚宴流行炸紅白湯圓沾花生粉,表示人好事圓。


各地客家庄稱呼湯圓不盡相同,高屏、六堆地區逕呼為「圓粄」,東勢、西螺叫「惜圓」,新竹、苗栗喚「粄圓」,桃園一帶喊得最動聽:「雪圓」。客家鹹湯圓現在已成為六堆的特色客家美食,大部分六堆的客庄粄條店或麵店都有,成為吸引外地遊客的誘因或是在外遊子的鄉愁。



元宵節吃元宵,「元宵、湯圓」傻傻分不清楚嗎!?


每年元宵節都會吃「元宵」來應景應景,而「元宵」與「湯圓」是不同的東西唷~來看看為什麼不一樣吧! 最早的由來出自宋代,唐宋時曾記載元宵節吃「面繭、圓不落角」,南宋則有吃「乳糖圓子」的說法。到了明朝時,湯圓的說法變的更多樣化,根據明朝歷史學家劉若愚的《酌中志.飲食好尚紀略》記載,自初九日之後,即有耎燈市買燈。吃元宵,其製法用糯米細面,內用核桃仁、白糖為果餡,灑水滾成,如核桃大,即江南所稱湯圓者。十五日曰"上元",亦曰"元宵",內臣宮眷皆穿燈景補子蟒衣。燈市至十六更盛,天下繁華,咸萃於此。勛戚內眷,登樓玩看,了不畏人。


因此說明了「元宵」其實跟湯圓是有所不同的:「其製法用糯米細麵,內用核桃仁、白糖為果餡、洒水滾成,如核桃大小,即江南所稱湯圓也。」


元宵、湯圓的差別

 

一、作法不同:

我們熟知的「湯圓」是將糯米粉摻水濕軟後,揉糰裹進甜或鹹的內餡,最後將它搓揉成圓形;而「元宵」的製作方法比較費工,通常是將花生、芝麻、棗泥等甜餡料切塊後,放上舖有乾糯米粉的竹篩,由師傅使力搖動、反覆噴水,讓甜餡裹上一層圓圓的糯米外衣而成。簡單來說,「湯圓」像是包餃子一樣,是「用皮包餡」;「元宵」是在餡料上慢慢滾出外皮來,作法相對麻煩。由於作法的關係,元宵通常為「甜的」餡料,而湯圓可以放入鹹餡料,所以湯圓較受眾人喜愛,好比「客家鹹湯圓」就頗為討喜。


二、料理上不同:

湯圓主要以水煮滾才會好吃;元宵則可以清蒸、油炸、或是水煮熟後再配上甜湯做成湯品,烹飪方法可以多樣化。


三、吃的時間不同:

一年當中,「元宵」通常只有在「元宵節」的時候吃;「湯圓」則是每年「冬至」時吃。現今許多便利商店也都看得到冷凍的湯圓供大家購買品嘗,所以一年四季可以吃到湯圓。而湯圓是以濕糯米粉製成,吃起來軟Q有嚼勁;而使用乾濕糯米粉所製的元宵,吃起來的口感則比較柔軟韌綿。





元宵節有什麼習俗?


習俗一、 台灣北部縣市 放天燈

放天燈是平溪十分村的傳統習俗,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。天燈又稱「孔明燈」,源於三國時期,諸葛孔明首創,是為了在城內傳遞軍情,由於外型類似諸葛亮所戴的帽子,因而得「孔明燈」之名。


另一說法是,先前日軍佔領十分寮一帶,人民逃到山上避難,村民也是將天燈做為信號,通知在山中避難的人,村裡平安可以下山返鄉了,返鄉日正好於元宵十分,後來放天燈用來祈求平安,所以天燈又有「平安燈」之稱。


而平溪放天燈,約於清朝時期,大陸移民來台的福建人將天燈傳入平溪鄉以及十分寮地區,早期平地地區治安不佳,尤其每逢歲末年節,就有遊民飢起盜心,而結黨成土匪,四處搶奪,人們只好往山上逃躲。夜晚盜匪走後,留守村莊的人便會施放天燈告知上山避難的村民,可以平安返村了。而返鄉日剛好在元宵節,因此每年元宵節,平溪的人就會施放天燈互報平安。冉冉升起的天燈點亮了夜空,隨風飄遠的天燈,飛得越高,願望越會實現。




習俗二、苗栗𪹚龍

苗栗𪹚龍( 𪹚有「炸」之意思)為臺灣苗栗縣於元宵節的主要核心活動,指臺灣客家人在苗栗發展出來的傳統元宵客家舞火龍活動之一,為「北天燈、中𪹚龍、南蜂炮、東玄壇、西乞龜」之一,其中「𪹚龍」即苗栗𪹚龍。


苗栗𪹚龍是源於苗栗地區的迎龍慶典而演變而來,是一個相當熱鬧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,之後更將舞龍神化為「迎龍」活動,期望藉神龍帶來祥瑞之氣,帶給民眾平安吉祥、五穀豐收。「𪹚龍」就是用鞭炮炸龍,採用大量鞭炮、蜂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(去舊)迎新年的作用,每年快接近元宵節時,很多龍隊開始出來練習,到了元宵節那天則進入高潮。臺灣各地皆有舞龍之民俗活動,唯獨苗栗客家發展出「炸龍」的習俗。


「 𪹚龍」七部曲

糊龍:由龍主取材製龍,於正月初九(天公生)前完成。

牽龍:舉辦「牽龍安座」儀式,讓「客家龍神」從客莊的守護神提昇至客家的守護神。

祥龍點睛:祈求天神賜降神靈瑞氣,附於龍身,藉神龍繞境參拜,護祐蒼生。

迎龍:客家人相信「神龍」登門參拜,等於「神明造訪」能為地方消災,給家戶帶來好運。

跈龍:即跟著龍走,帶來平安吉祥。

𪹚龍:龍愈愈旺,迎龍時燃放鞭炮,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,一方面慶賀助興,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。

化龍返天:過元宵節後,龍隊須返回龍籍點睛的宮廟「謝神化龍」,其意功德圓滿送龍神返天。




習俗三、 台南燃蜂炮

每年元宵節,由臺南鹽水武廟主辦的「鹽水蜂炮」也是元宵節活動的一大焦點,參與活動的民眾身穿厚重衣物、頭戴安全帽以抵擋烽火的特別景象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將數以萬計的沖天炮的炮芯接連在一起製成蜂炮,當一支沖天炮芯燃起,就會連帶周邊沖天炮一同轟炸,在夜晚響徹雲霏,形成一道亮麗的風采。人們施放蜂炮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、平平安安。


習俗四、 炸邯鄲

「炸寒單」是台東地區的元宵節特色活動,最早始於民國40年。寒單爺本稱「邯鄲爺」,也叫「武財神」,謠傳「寒單爺」怕冷,在祂出來時,人們以炮火爲他驅寒。台東炮炸寒單爺,是臺灣光復後僅存的炸寒單活動,是極具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。以肉身接受炮火轟炸的寒單爺,火光四射的場面震撼人心,深具魅力的獨特慶典活動,呈現台東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。


習俗五、炸橋

由寺廟主持的「炸橋」活動也是元宵節的特殊習俗之一。元宵節當天早上十點三十分,會多輛轎子字排成一,抬轎的人會將手錶、鞋、襪子脫掉,在儀式開始前會先施放鞭炮,主持人敲響鑼鼓時,抬轎的人會跳入海裡,泅渡過港,而每架轎子來回三趟,隨之繞港遊走。中午十二點,神轎回返廟宇,整個炸橋活動才結束。


習俗六、乞龜

台灣許多寺廟會在元宵節當天舉辦「乞龜」的活動作為慶祝。由廟方準備麵粉製成烏龜形狀的「麵龜」,擺放在廟宇中央的桌子上,在元宵節當天讓信徒擲筊乞回,乞得麵龜的人,明年元宵節必須還給廟方更大的麵龜,因而麵龜每年會愈作愈大,甚至高達數百公斤重。


而擺在供桌上的「烏龜」,有的是使用麵粉、糖、雞蛋等原料製成的「雞蛋精龜」,或是用糯米與甲糖製成的「芳片龜」等等,製作原料可以很多種,皆用來祈求平安、風調雨順。


習俗七、賞花燈,猜燈謎

花團錦簇的燈籠掛滿街道,映著巷弄每一隅無一不通明!有宮廷燈、花卉燈、獸頭燈...等各式燈品,在正月十五前便吸引許多賞燈的群衆前來賞燈,直至元宵節當天達到賞燈最高潮,街頭巷尾,燈光搖曳,浪漫萬分。「賞花燈」是元宵節必定會出現的傳統風情。


民間高掛彩燈,燃起燈火,而有些人將寫好謎語的紙條貼在彩燈上,供人猜謎,啟迪智慧的謎語又剛好迎合節日氣氛,與其共鳴的人眾多,故「猜燈謎」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或缺的活動之一。「猜燈謎」展現了前人的聰明智慧,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
元宵節這一天象徵著慶祝圓滿、團圓和幸福,相信許多習俗都有其歷史意義存在,其中也大多是提醒所有人要和氣快樂的過生活,也祝願天下有心人都能幸福每一天。🔍 記得Follow灶神在家看更多料理小知識,做個煮到好餸、又博學多才的廚神!





141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